“曾國藩現象”的歷史回顧
20世紀的90年代初,中國社會突然出現了關心曾國藩的思想文化熱潮。長篇歷史小說《曾國藩》為讀者搶購,一版再版,直弄得洛陽紙貴。《曾國藩家書》由出版商競相出版,平民百姓排隊購讀。30巨冊的《曾國藩全集》出版,被外人吹噓成可與發射成功新衛星相比。曾國藩其他文本,諸如《教子書》《信稿》《百家雜鈔》《處事金言》等無一不被再版。遼寧古籍社也出版了五本集成的《曾國藩生平及家族叢書》,其中《曾國藩本傳》由本人撰稿,使我也成了一個湊熱鬧者。
死去一百三十多年的曾國藩為什么突然熱起來?許多學者著文敘說其原因,其原因也確實為大家一個個找了出來。
其中最根本的原因,說堂皇一點是歷史借鑒;說尖刻一點是借古諷今。古為何物?是曾國藩為官清正,嚴格要求自己;進而嚴格要求自己的家庭和子女;曾氏家族的勤、儉、誠、信、謙、廉等美德堪為古今為官和為民的楷模。今又如何?是我們的不少官員為金錢所誘,為腐敗所蠹,腐化墮落,政權建設堪為憂患。再者,我們許多優秀傳統也漸次為子女后代丟失,使關心前途、關注后代者產生了沉重的憂患意識……從而,抬出已死百年的曾國藩,讓后人學習。
然而,今非昔比,古人的力量畢竟太有限了。曾國藩“熱”了一陣兒,對現實的作用又能如何呢?憂患者或該麻木了吧。曾國藩有言:“一家之中,勤則興,懶則敗;一國之中,廉則興,貪則敗。”其至言能成為治國者、治家者常鳴的警鐘嗎?
馬東玉
2007年5月曾國藩大傳目錄目錄